亞洲電影大獎學院主辦首屆《國際電影創作營》完滿結束
八位得獎學員將各獲得港幣30萬元製作短片
陳詠燊、吳煒倫、黃綺琳研討會上探討電影製作新方向
劇情及藝術類型片種或成未來港片主流 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擔任指導單位,由創意香港、電影發展基金以及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贊助,為期五天的第一屆《國際電影創作營》於2024年4月9至13日假澳門金沙度假區舉行,並於4月13日之閉幕典禮暨頒獎儀式上,公佈8個脫穎而出的創投項目,為首屆創作營劃上完美句號。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主席王英偉博士,GBM,GBS,JP於頒獎禮上致辭時表示,成立創作營的信念,來自相信好的電影製作需要人材的培育,只有薪火相傳電影的路才可以走下去。他在頒獎禮上鼓勵學員沿著電影創作的路一直走下去,不斷的探索,創作營讓一群亞洲區的朋友能聚在一起,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啟發,打開新的市場,連結成一個成功的人際網絡,將來互相幫助。他講述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在過去17年透過舉辦大獎,團結亞洲電影界,創出了一條新的電影路;而目前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每年大約支持十多部香港製作,他很高興透過資助能培育出幾位當時得令的導演,例如亦有出席頒獎禮的陳詠燊、吳煒倫及黃綺琳,他告訴學員:「希望他們的現在就是你們的未來,願你們能藉著這個機會,大膽地帶著你們的熱情,創出一個電影世界。」他最後並向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及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致謝,承諾會檢討首屆的成績,繼續推進電影的發展,希望各位支持及合作夥伴能和他一起繼續走這條電影路。
王英偉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於今年1月從550多位參加者當中,挑選出16名來自亞洲各地的參加者前來澳門出席創作營,包括香港李澤恒 、譚鉦樺、杜震謙及葉嘉麟、澳門馬慧妍及鄧皓中、中國大陸宋東旭、陳筠、王鹿卡及藍天、新加坡陳建民、日本岡本多緒、馬來西亞楊國鴻、柬埔寨Ines SOTHEA、印尼Andrew KOSE及蒙古Lkhagvadulam PUREV-OCHIR。五天活動當中,多位資深導演、編劇、監製擔任導師,為參加者提供個別指導,並分享有關電影製作的專業知識。於創作營結束前,參加者分別向評審團成員包括創作營首席導師張婉婷女士、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及創作營行政總監連佩蔙女士及創作營總監鄧麗盈女士作提案簡報,而評審團亦順利選出以下8個創投項目,授予得獎者資金贊助各$300,000港幣(約$38,000美金),用以拍攝一部以「我的家鄉」(My Hometown)為題的短片,於學院每年舉辦的亞洲電影巡迴放映節目內播放。此外,學院亦將協助得獎者報名參加電影節,藉此增加他們在國際影壇的曝光及發展機會。
得獎名單包括:
《甜酸苦__》李澤恒 Frankie LEE (香港)
《從前有座山》杜震謙 TO Chun Him (香港)
《POP IT!》馬慧妍 Galilee MA (澳門)
《騎你的馬》宋東旭 SONG Dongxu (中國大陸)
《捉交替》陳筠 CHEN Yun (中國大陸)
《回到家鄉》 藍天 Lan Tian (中國大陸)
《A South Facing Window》Lkhagvadulam Purev-Ochir (蒙古)
《Homecoming Waves》Ines Sothea (柬埔寨)
是次創作營由曾經監製多部香港、荷里活及中國電影的資深製片人張家振先生擔任顧問,而以香港著名女導演張婉婷為首的導師團隊,則包括另一位創作營顧問高思雅 (Roger Michael Garcia) 先生、新加坡電影人陳哲藝、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丁雲山及馬來西亞導演陳翠梅,同時並有陣容強大的大師班講者及其他嘉賓講者,包括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長和創意香港助理總監麥聖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香港導演游乃海、陳小娟、陳詠燊、黃綺琳及吳煒倫、香港資深製作人余偉國、來自香港的電影歷史研究學者何思穎、香港發行業界代表曾憲玟、前香港亞洲電影節及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徐匡慈、近年於香港從事監製及顧問工作的溫煦宇 (Michael J. Werner)、香港邵氏影城製作服務及市場推廣總監楊勉恒、聞名影壇的台灣剪接大師廖慶松、台灣資深電影人葉如芬、 擅長各種類型電影的劇本創作開發的台灣製片人林秉聿、中國大陸青年導演周全、澳門導演徐欣羨及孔慶輝、馬來西亞籍導演徐修善及劉國瑞以及來自韓國,是多個知名影展策展人及評選委員的南宗錫。
(左起)王英偉, 張婉婷
創作營首席導師張婉婷亦於頒獎禮上表示,要活出精彩的人生,才能拍出精彩的電影,她在創作營中了解學員時,驚訝於16位學院年紀輕輕足跡已到過七大洲五大洋,而且有著曲折離奇的人生。「聽過他們的簡報後,真的很難選擇,有些是滄海遺珠,為他們落選而感到難過。希望最後入不到八強的學員,知道大家都是贏家,你們的簡報都很優秀,性格亦很精彩,要繼續努力,靜待幸運之神降臨,共勉之。」
三位曾先後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或新晉導演提名的陳詠燊 (Sunny)、黃綺琳 (Norris) 及吳煒倫,於頒獎禮前的研討會上與學員分享時妙語連珠,真摯的經驗分享令學員獲益良多。陳詠燊首先以卓亦謙執導的《年少日記》為例,藉著勝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而開拍,在這計劃中導演同時亦是「片主」,即可以從電影的各項收入中獲利,而非一般導演單純的擔任執導工作收取片酬,因此Sunny笑言這個電影資金計劃亦可稱為「首部劇情致富計劃」,而Norris是「新一代電影大亨」,因為她是自己兩部已經拍了的作品和第三部作品中的片主。
(左起)陳詠燊, 黃綺琳, 吳煒倫
黃綺琳
吳煒倫
「紅褲子」出身,首部作品剛於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勇奪「最佳電影」的吳煒倫,在未成為導演的22年間,一直和很多導演合作擔任駐場編劇,在片場見證過不少大製作的誕生如《激戰》、《寒戰》系列和《梅艷芳》等,他認為未來比較可惜的是,在香港享負盛命多年的動作片可能會慢慢消失。「香港的新導演未必有機會接觸大型動作片拍攝,這片種不是寫了劇本就可以拍,它牽涉太多製作技術,一定要在拍攝現場跟過學過見過,才能學 到實用的知識。但現在香港電影變相多了藝術及文藝向的電影,這又是以前年代較少的片種。」
8位得獎者與王英偉, 張婉婷
Comments